法院就“行人相撞案”道歉:执法公正,普法莫拉开“距离”

好好走着路,与前方突然转身往回走的路人相撞。前方行人被撞骨折,有十级伤残鉴定书。后方行人因未保持安全距离,被法院判赔7万元?

近日,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一名法官在普法镜头中提到的这起案例,引发舆论热议。“保持安全距离”的走路“新规”,令网友百思不得其解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李沧区法院最新回应,普法中关于原告“突然转身往回走”的表述错误,事实是“缓慢转身站住”;关于被告“未保持安全距离”的表述不恰当,应是“从后面左右张望、快步前行,未注意前方情况”。法院同时提供了事发现场视频,并向公众道歉。

视频截图

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“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”的释法说理,与公众对交通安全的理解大相径庭。公众基于涉事法官失实、失准的事故表述,质疑判决的合理性,无可厚非。“走路保持安全距离,否则违法”,虽然是一句调侃,但也说明公众对判决带来的担忧。好在李沧区人民法院以视频为证,及时还原了事件全貌,纠正了错误表述。基于事实证据的责任划分和逻辑推演,显然更能让公众理解和信服。积极回应公众关切,并公开检讨道歉,体现了法院不护短的态度,是对普法差错的及时纠偏;最新回应也是对原案例的又一次普法,每个人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活动,应以尊重他人安全为基本前提。

近年来,很多法官讲述的普法故事深受欢迎。这起普法乌龙则给普法者提了个醒,普法可以讲故事,但情节和判决理由不能违背常情常理;普法形式需要创新,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可降低公众对法律条款的理解门槛,但法律用语含糊乃至扭曲事实的表述必会消解法律的严肃性,甚至破坏司法的公信力。一次不规范表述的破坏力,或许顶得上一次不公正的判罚。

无论是执法还是普法,都是公平正义的化身。以案说法容不得法理和事实的疏漏,白纸黑字法律条文容不得差错。去年3月,浙江省诸暨市法院一份刑案判决书出现多处低级错误,其中最离谱的是把一笔借款多写了一个“万”字,同样引发舆论风波。法律工作是包含事实核查、程序纠错、沟通反馈的动态过程;司法的权威,既建立在严正的判决之上,也需要严谨的司法表述;同时,还需要对错误表述及时修正。只有尽更大努力向公众展现法治诚意,才能更大程度维护法律威严。

普法工作水准高低,直接关系能否正确引导公众行为,容不得“想当然”的随意发挥。当地法院的最新回应,算是一堂对“普法”的普法课。执法严明公正,普法莫拉开“距离”;普法的一言一行都契合法治精神,才能让法律更加深入人心。

  • 刘强东,又有大动作?
  • 济南市委副秘书长吕英伟已任历下区领导
  • 来伊份回应粽子异物事件:全链路调查启动 代工模式与品控问题再受关注
  • 湖南湘西州副州长刘冬生主动交代问题,接受审查调查
  • 刘强东又有大动作?或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,注册新商标
  • 欧洲债市:德国国债下跌 英国国债在英国工资数据公布后涨跌互现
  • 财务资助未合规披露!哈三联及相关责任人被出具警示函
  • 洗冤录|县令遇豪强:黄榦处理的一起地产纠纷案
  • 滥施关税让美国自吞苦果,特朗普承认货架变空
  •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是信心所在(走市场看韧性强信心)
  • 巴菲特加持的跑鞋Brooks新财季在中国销量翻番
  • Manus向全球用户开放注册
  • 欧洲央行管委:预计通胀到年底将放缓至2%的目标水平
  • 远景计划2028年让核心供应链全部使用绿电
  • 长三角地区中华老字号品牌景气指数发布,哪些牌子是你熟悉的?
  • 百雀羚携手李昀锐,开启东方美学“活力”之旅
  • 国联民生:维持中国宏桥“买入”评级 Q1电解铝盈利显著改善 云南产能置换持续推进
  • 上海浦东机场T1国内出发安检24小时开放?回应:属实,五一假期开始的